大型网上纪念平台

全国24小时服务热线

联系QQ

137-5507-62

首页 > 中华文化 > 新闻资讯 >

文明祭祀 让清明更“清明”

发布时间:2017-03-29 14:00:18 点击:
堵祭祀陋习之门开文明新风之窗

为全面做好今年清明节祭扫安全保障工作,倡导移风易俗,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优化殡葬服务供给,深化殡葬改革。日前,市民政局要求各县区民政部门将清明节祭扫安全保障作为近期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处置预案,坚决杜绝拥挤踩踏事件和其他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不发生一起重大森林火灾、不发生一起重大交通拥堵事故、不发生重大治安事件”的工作目标。\

各县(区)民政部门安排专人值班和督查,统筹协调本地清明祭扫工作,加强祭扫服务单位的巡查值守,根据需要在重点祭扫服务场所设立应急救助临时服务点,及时协调解决突发性问题和投诉,及时为祭扫群众提供临时应急服务。加强对辖区内生态墓地和公益性墓地的安全管理,禁止在墓地焚烧纸币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杜绝火灾及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我市还将开展形式多样的优质服务月活动,各殡葬服务单位严格执行殡葬服务行业标准,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把殡葬管理服务单位建设成为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积极推行“阳光殡葬”活动,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抓好殡葬服务单位和殡葬用品价格清理检查,对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清理整顿,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节日期间,各县区民政部门还将加强与宣传、交通等部门的协调联系,及时发布祭扫路线、交通疏导等信息,引导群众主动错时、避峰祭扫。同时,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家庭追思会、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推动殡葬改革的深入开展,引导群众移风易俗、错峰祭扫和文明祭祀,树立文明祭祀的社会风尚。

【采访札记】

祭祖寄思本是人之常情,只是应采用健康、干净、文明的方式,还天地以真清明。

清明,《岁时百问》解释为农历三月以后,所有事物都洁净清明。然而,现在的清明祭祀,却有些“事死如生”了,祭扫时火舞烟熏、纸钱乱飞,过后垃圾遍地、污秽不堪,还容易引发山火,造成经济损失,这明显破坏了“洁净清明”的氛围,显然让清明失了“清明”。

慎终追远、思亲念故,应当心祭重于形祭,焚香燃纸放鞭炮并非祭祀上选。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环保的方式来祭奠,譬如献上一束鲜花、种植一棵纪念树、悬挂一串千纸鹤、敬洒一杯水酒、召开一场家庭追思会、为亲人开设一个网上纪念堂等等,只要带着一颗感恩、念旧、虔诚的心,这些绿色、文明、低碳的祭祀方式,都足以承载生者对逝者的深厚情感,不仅避免了铺张浪费与环境污染,而且更符合清明节的节日精神,也让清明节更加“清明”。

正是“思亲莫让烟尘扰,鲜花一束慰先人”,祭祀的内涵在于常怀感恩之心,对那些逝去亲人的敬意,应当永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而不必拘泥于形式。与其用那些奢侈豪华的奇葩祭品祭奠先人,倒不如让清明节洗却烟尘,回归气清景明,让祭扫少一些浮华与喧嚣、多一些庄重与用心,也让空气多一些洁净与清新。记者 刘晓琼



更多相关